首 页 分类目录 分类浏览 最新收录 数据归档 TOP排行榜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类目录 » 文化教育 » 教育 » 高等教育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
网站信息
网站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站人气:150次
网站域名:www.nwafu.edu.cn官网直达
网站标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
网站分类: » 文化教育 » 教育 » 高等教育地区:陕西>咸阳收录时间:2022-06-19
网站简介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、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——陕西杨凌,教育部直属、国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首批入选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”建设高校。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,设有26个学院(系、所、部)和研究生院,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,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71个本科专业。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,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。学校校园面积5757.67亩,建筑面积155.27万平方米。固定资产总值46.23亿元,其中设备总值13.11亿元人民币,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64.65万册,电子图书197.86万册。

网站缩略图预览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
网站百科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(Northwest A&F University)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,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,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,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,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,入选国家“111计划”、“2011计划”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,教育部“援疆学科建设计划”40所重点高校之一,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、农业部、水利部、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,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,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,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。 

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,1999年9月,经国务院批准,同处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、西北林学院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、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、陕西省农业科学院、陕西省林业科学院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截至2021年6月,学校占地5657亩,下设27个学院(部、所)和研究生院、74个本科专业;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,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;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,2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;教职工4300多人,专职院士4人;全日制本科生近2.1万人,博、硕研究生9600多人。 

创办时间
1934年
主管部门
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
学校官网
http://www.nwsuaf.edu.cn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概述图(3张)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沿革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前

  • 西北农业大学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风光(3张)

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,创建于1934年。1932年秋,“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”成立,于右任等人为筹备委员;同年十二月,该委员会改名为“建设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”,于右任、张继、戴季陶3人被共推为常务委员,朱家骅、杨虎城、邵力子、辛树帜等十五人为筹备委员,学校筹备工作开始。

1933年3月,筹备委员会共推于右任先生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。1934年4月20日,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7层教学大楼奠基,这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成立。1936年7月,筹委会结束工作,辛树帜被任命为校长。

1938年7月,奉教育部令,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、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,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。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。国立西北农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。1949年5月20日,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武功,学校又回归人民的怀抱。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,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西北林学院

前身是原西北农学院森林系,成立于1934年。1979年从西北农学院分出,成立西北林学院;由林业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,以林业部为主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

中国科学院1954年决定筹建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,所址选定为陕西武功。1955年定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,先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、"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。

1995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。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首批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

1940年西北农学院与中央水工实验所(后称中央水利实验处)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。1952年扩建为西北水工实验所。之后,先后更名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、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、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、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、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

前身是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,于1952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筹建成立。1954年隶属农业部。1958年改由中国农科院、陕西省农林厅双重领导,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。1973年划归陕西省农牧厅领导,更名为陕西省农林科学院。1983年定名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

前身系陕西省林业研究所,成立于1958年,属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一个专业研究所。1980年从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出,成立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,归省林业厅领导。1998年更名为陕西省林业科学院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  • 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

前身系中国科学院1965年组建的综合性植物学专业研究机构-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。1970年7月下放陕西省管理。1982年更名为西北植物研究所。1991年实行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体制,更名为"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"。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后

1999年9月11日,由共处陕西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、西北林学院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、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、陕西省农业科学院、陕西省林业科学院、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个教学、科研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

2003年8月,教育部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。 

2004年6月,进入国家"985工程"建设序列。 

2005年,进入国家"211工程"建设序列。 

2007年6月,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建立研究生院,校长孙其信教授兼任研究生院院长。9月,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。 

2009年,教育部和农业部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 

2010年,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。 

2012年9月,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。 

2017年9月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(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)建设高校。 

2020年5月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学院成立。 

2020年7月,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。 

2021年5月15日,成为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理事会员单位。 

2021年9月30日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个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在葡萄酒学院成立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条件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系专业

截至2020年3月,学校下设26个学院(系、所、部),71个本科专业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资力量

截至2020年3月,学校拥有教职工4535人,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,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9人,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,双聘院士11人;国家人才项目专家39人;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,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;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,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4人;陕西省人才计划入选者42人,学校“特聘教授”12人,国家教学名师2人;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,省级教学团队23个。   

中国科学院院士:邵明安(全职)、徐世烺 魏江春、蒋有绪、赵其国 

中国工程院院士:山仑(全职)、康振生(全职)、张涌(全职)、候水生、束怀瑞、李佩成、方智远、陈宗懋、张改平、张生勇、尹伟伦、金宁一   

国家"百千万人才工程"入选者:张涌、张兴、李华、刘国彬、张雅林、郭康权、康振生、郑粉莉、上官周平、吴普特、蔡焕杰、单卫星

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:张涌、吴文君、张兴、鲁向平、单卫星

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:韦革宏、吴普特、王晓杰、冯浩、沈锡辉 

万人计划教学名师:邹志荣

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:邵明安、康振生、唐明、韦革宏、单卫星、沈锡辉

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:王晓杰、刘慧泉、李志

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:王晓杰、管清美、陈帝伊、刘慧泉、魏孝荣、谢卫青、武高林、姜雨

"高校青年教师奖"入选者:蔡焕杰

"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"入选者:巩振辉、罗军、王跃进、张雅林、康振生、张涌、张硕新、付少平、高锦明、马锋旺、李世清、马孝义、蔡焕杰

教育部"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"入选者:霍学喜、韦革宏、上官周平、高锦明、王俊儒、王朝辉、岳田利、单卫星、罗军、黄明斌、王征兵、陈新宏、冯浩、骆亚生、孙超、田霄鸿、王敦、徐晖、张岁歧、杨明义、王西平、童德文、廖允成、雷初朝、胡小平、王进义、高亚军、姬志勤、华进联、刘学波、郁飞、陈红英、戴武、魏琮、徐炎、于澄宇、徐虹、陈坤明、宫海军、李朝飞、王静、徐炳成、郭军、王晨芳、王晓杰、李明军、杨小军、张军华、耿会玲、安韶山、韩文霆、赵杰、李鹏民、王昕、赵光辉、朱求安、方勇、王建龙、夏效东、王永华、段金友、朱玉春、王力、魏孝荣

教育部"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"入选者:王跃进

国家级教学名师:邹志荣、李华

省级教学名师:吴发启、孟全省、李书琴、黄丽丽、廖允成、仵均祥、蔡焕杰、陈宏、康振生、王国栋、李孟楼、赵忠、张兴、刘兴华、花保祯、王迺信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科建设

截至2020年3月,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,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1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,1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。

截至2019年5月,学校拥有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,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;农业科学居US.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18位;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‰之列,农业科学、植物学与动物学、工程学、环境科学与生态学、化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药理学与毒理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%之列。

  • 博士后

博士后科研流动站:作物学、园艺学、植物保护、农业资源与环境、农林经济管理、农业工程、生物学、畜牧学、兽医学、林学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水利工程、环境科学与工程、草学 

  • 硕博学位点

  • 重点学科

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:农学 

国家重点学科:植物病理学、土壤学、农业水土工程、临床兽医学、果树学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、农业经济管理

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:作物遗传育种、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建设

  • 质量工程

截至2019年5月,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、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,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、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、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、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、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、省级精品课程50门。

国家级特色专业:农学、植物保护、园艺、动物科学、动物医学、林学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、农业水利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生物技术、生物科学、农林经济管理

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:农学、植物保护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、动物科学、动物医学、林学、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、农林经济管理 

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(2020年度):1个

  • 教学成果

2014-2015年,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,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评价

2020年7月,“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”排名第82位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研究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机构

截至2019年5月,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、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,72个教育部、农业农村部、水利部、国家发改委或陕西省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
国家重点实验室: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、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

国家工程实验室:旱区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

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: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、国家杨凌农业综合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:陕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、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、陕西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成果

截至2019年5月,合校以来,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,其中主持完成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;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9项;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。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21件;审定动植物新品种547个。发表SCI、EI、SSCI论文21627篇,其中2018年第一署名单位SCI、EI、SSCI论文2814篇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资源

  • 馆藏资源

截至2019年5月,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09.68万册,电子图书397.49万册。截至2016年底,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总量达到251.1万册,其中中外文图书共195.1万册,中外文期刊合订本35.4万册,学位论文1.9万册,资料等18.7万册。可使用的数据库总量为144个(其中馆购数据库140个,自建数据库4个)。在订购的140个不同类型数据库中,中外文图书数据库为8个,中外文期刊数据库42个,多媒体数据库38个,文摘索引数据库11个,学位论文4个,综合性搜索平台13个。 

  • 学术期刊

学报

截至2019年5月,学校有各类期刊20种,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3种,学术(研究)类期刊12种,技术类期刊5种。按照主办单位划分,学校主办期刊17种,水保所主办期刊3种,分别是《水土保持学报》、《水土保持通报》、《水土保持研究》;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划分,教育部主管的期刊16种,陕西省林业厅主管的期刊1种,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3种。

期刊名称: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《西北植物学报》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》《昆虫分类学报》《麦类作物学报》《西北林学院学报》《西北农业学报》《陕西农业科学》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》《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》《北方蚕业》《陕西林业科技》《家畜生态学报》《动物医学进展》《畜牧兽医杂志》 

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1936年正式创刊,曾用刊名《西北农学院学报》、《西北农业大学学报》。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、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农林类核心期刊、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、中国农业核心期刊、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,被英国《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》(CABI)、英国《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》(CAB Abstracts)、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》(JSTC)、俄罗斯文摘杂志(P*AJ)、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(CJCR)、中国知网(CNKI)、万方数据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军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。主要设有农业科学、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、植物保护、资源环境科学、林业科学、生命科学、园艺科学、食品科学等栏目。 

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创刊于2001年,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。2014年12月,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。设有“三农”问题研究、经济与管理学研究、旅游业发展研究、哲学、政治、法学、社会学、语言文学研究、西部大开发研究,历史学、中外文化研究等栏目。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7-2018)来源期刊、北京大学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(2014年版、2017年版)》来源期刊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、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,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(CSA)、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、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文化传统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标识

  • 校徽

校旗

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,学校因小麦而知名,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,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,体现了学校(种植业和养殖业)农业的特点,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,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。

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,代表林业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。

上下翻动的水波,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。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,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。

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。金色年华的学生,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。

校徽由大圆环、中文校名、英文校名、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。 

校徽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神文化

  • 校训

诚 朴 勇 毅

诚:诚实不欺,讲求信誉,以诚为本,为人为学,诚心正义,诚信待人。

朴:纯朴、朴实、朴素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、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,一种自强不息、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。

校训

勇:勇敢、无畏、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、不畏强暴、不迷信权威的精神。也有“勇气”、“创新”、“攀登”、“进取”之意,暗含强健体魄涵义。

毅:毅力、坚韧、坚毅,意为具有坚韧不拔、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,做到无坚而不摧、无往而不胜、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,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

“诚朴勇毅”四字校训,以“诚”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,又结合我校“农”的特色,同时有追求科学、追求真理、向往光明、健康向上的精神。

  • 校歌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

作词:黎琦、王军道

作曲:赵季平

走过风雨,拥抱阳光,

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。

看霞染渭水,听凤鸣高岗,

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,

啊!勤奋学习,自信自强,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

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。

啊!健全体魄,坚定信仰,

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。

走过风雨,拥抱阳光,

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。

看霞染渭水,听凤鸣高岗,

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,

啊!西部开发,科教奠基,

天降大任我们承当。

啊!继往开来,跨越梦想,

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。 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任领导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知名校友

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,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。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、十三大代表,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,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。 

周尧:昆虫分类学家、教授,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。

山仑: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.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,所学术委员会主任、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。

李振岐:字兴周,博士生导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
于天仁:土壤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
赵洪璋:小麦育种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(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)。

朱显谟:中国科学院院士(地学部),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,国际土壤学会会员。

盛彤笙:中国著名的兽医学家、微生物学家和兽医学教育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(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)。

侯光炯:上海市金山县人,土壤学家,中国科学院院士(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),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。

涂治:字策三,湖北黄陂县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(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),农业科学家、植物病理学家、教育家。

林容:中国科学院院士(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)。植物学家、植物分类学家,中国植物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,中国菌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。曾任原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、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。

王光远: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共党员。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,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名誉院长,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,国际刊物《工程优化》编委,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委员,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,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。

李佩成:中国科学院院士。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留校任教。曾留学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,攻读博士学位。

虞宏正: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化委员会委员。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。1959年当选陕西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。

魏江春:院士。

韩俊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。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博士毕业。

康绍忠:院士。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,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62年出生,湖南桃源人,1982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学士学位,1985年、1990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分别获硕士、博士学位,曾担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,长期在学校从事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。

窦忠英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
陈存根: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(正部长级)。曾任西北林学院院长、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部长,市人大主任。

陈宗兴: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,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。

刘于鹤:原林业部副部长、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。

贾生华:现任浙江大学社科部副主任,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,浙江大学企业投资研究所所长,兼任广宇集团、华庭股份、佳力科技、宁波方太等公司的独立董事或顾问

王如珍:为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。

张宝文: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民盟中央主席、全国政协常委、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。

白纪年:原陕西省委书记、原西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。

周光宏:南京农业大学校长。

高宜新: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

邓理: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

郑小明:陕西省政府副省长。

朱静芝: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

石学友;陕西省政协副主席

张生朝:陕西省政协副主席

陈里: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。三农问题专家,管理学博士、硕士生导师。

楼梦麟:同济大学教授,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。 

咟喥咟萪

本页地址:http://top.mhwz.cn/www/web32488.html 手机版:http://m.mhwz.cn/www/web32488.html 更新时间:2022-06-19
特别提示:
本网页并非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”官网,页面内容是由【门户网址】编录于互联网,只作展示之用;如果有与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”相关业务事宜,请访问其网站并获取联系方式;【门户网址】与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”无任何关系,对于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”网站中信息,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。
最新网站
推荐网站
最近点入

分类目录554 个  收录网址34410 个© 2010-2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