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 分类目录 分类浏览 最新收录 数据归档 TOP排行榜
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类目录 » 生活服务 » 查询 » 学习教育

武汉体育学院

网站信息
网站名称武汉体育学院网站人气:593次
网站域名:www.whsu.edu.cn官网直达
网站标签武汉体育学院 
网站分类: » 生活服务 » 查询 » 学习教育地区:湖北>武汉收录时间:2022-03-12
网站简介

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,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,2018年入选湖北省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学校占地面积1820.6亩,分马家庄校区、藏龙岛校区、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(豹澥)校区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教育学、文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理学、工学、艺术学、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。学校现有2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。学校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,是全国最早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的单位之一。现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,专业硕士4个,共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,是全国专业点最多的体育院校之一。

网站缩略图预览
武汉体育学院
网站百科

武汉体育学院(Wuhan Sports University),简称“武体”,位于湖北省武汉市,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、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,入选湖北省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
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,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,1955年迁至湖北省武汉市,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,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,2001年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。

截止2021年6月,学校占地面积1820.6亩,分东湖校区、藏龙岛校区、武当山校区和东湖高新区(豹澥)校区;设有16个教学单位,开设25个本科专业;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,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6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;专任教师、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占比57.87%;全日制在校生13200余人(本科生11430余人,硕士、博士研究生1730余人,留学生41人)。 

创办时间
1953年
主管部门
湖北省

学校官网
http://www.whsu.edu.cn/

武汉体育学院的概述图(1张)

武汉体育学院历史沿革

1953年,中南体育学院在江西南昌成立。

武汉体院图片(2张)

1955年,学校整体迁至湖北武汉。

1956年,学校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,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。

2001年,学校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。

2006年,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
2010年,学校取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;同年,学校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。 

2012年,学校获批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
2017年2月22日,武汉体育学院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签订合作协议,建设湖北省首个高山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基地;9月29日,湖北省首个网球专业学院“三和国际网球学院”在武汉体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。 

2018年9月27日,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、武汉体育学院共建中国铁人三项学院;同年,学校入选湖北省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 

武汉体育学院办学条件

武汉体育学院院系专业

截至2020年12月,武汉体育学院设有16个教学单位,开设24个本科专业。

武汉体育学院学科建设

截至2020年12月,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,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、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;湖北省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1个。

博士后科研流动站:体育学

校园风光

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:体育学

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:体育学、心理学、音乐与舞蹈学、工商管理、特种医学、新闻传播学 

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:体育、应用心理、艺术、新闻与传播

湖北省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:体育学 

武汉体育学院师资队伍

截至2020年12月,学校专任教师、教练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0余人,国家级、省部级荣誉称号和人才项目70余人次;拥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,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。

省级教学团队:体育教学技能创新团队、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团队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、体育工程教学团队、体操运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、健身健美专项教学团队。 

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:体操教研室、武术套路教研室、武术搏击教研室、播音与主持艺术系、举摔柔教研室。

武汉体育学院教学建设

  • 质量工程

截至2020年12月,武汉体育学院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,4个省级品牌专业;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6个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,6个湖北省高校战略性新兴(支柱)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,4个湖北省高校“荆楚卓越人才”协同育人计划项目;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、精品资源共享课、视频公开课、精品课程7门,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、视频公开课、精品课程30门。

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:体育教育、公共事业(体育)管理、运动训练 

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: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 

国家级精品课程:篮球、健身气功·易筋经 

校园风光

国家级视频公开课:健身气功·易筋经 

国家级资源共享课:篮球、体操 

省级品牌专业:体育教育、公共事业管理、运动训练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   

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: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、新闻学等   

省级精品课程:运动与锻炼心理学、游泳、体育解说平台、现代体育与社会进步、田径、学校体育学、乒乓球 

  • 教学成果

截至2017年11月,学校共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9项。 

武汉体育学院学术研究

武汉体育学院科研机构

截至2020年12月,学校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(中心)、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10个。

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: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、运动与监控重点实验室 

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(中心):运动与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、武当武术研究中心 

校园风光

省级研究基地(中心):武汉体育产业研究院 

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:运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 

省级研发控测共享平台:运动场馆有害物质研发检测共享平台 

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:中国体操运动项目协同创新中心、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 

武汉体育学院科研成果

根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,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项40余项;2017-2019年间,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10项。 

武汉体育学院学术资源

  • 学术期刊

校园风光

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,教育部“名栏建设工程”入选期刊,中文核心期刊,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(CHCD),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》(CSSCI)来源期刊,RCCSE中国核心期刊,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,湖北省精品期刊,设有体育人文社会学、全民健身、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、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、运动心理学、运动人体科学、体育教育学、运动训练学、民族传统体育、水上运动等栏目。 

体育成人教育学刊为湖北省优秀期刊、武汉大学版核心期刊,设有体育产业、群众体育、学校体育等栏目。 

  • 图书馆馆藏资源

截至2016年6月,图书馆年文献购置经费约为200万元。截至2015年12月,全馆藏书总量达到110万册。每年订购中文报刊近700多种、外文期刊26种。 

武汉体育学院合作交流

截至2019年12月,武汉体育学院先后与37个国家(地区)的100余所高校、体育教育科研机构和世界体育组织建立联系,在人才培养、学术交流、科学研究、竞技体育等方面交流合作。建有中国空手道协会培训学院、中国铁人三项学院、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和国际体操联合会授牌成立的国际体操学院;学校同中国国(境)外学校联合办学项目,有国际合作办学项目7个,在校学生近500人。与丹麦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新西兰等国的多所大学开展学生短期实习实训合作。

武汉体育学院文化传统

武汉体育学院形象标识

  • 校徽

校徽中心图案由学校简称“武体”汉语拼音中的声母“WT”变形成和平鸽和田径跑道,组合后形似行进中的火炬。 

校徽

  • 标识标准色

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整体使用釉红颜色,寓意只有经历烈火的燃烧才能越发艳丽,越发坚硬和耀眼。 

标识标准色

  • 学校全称中英文字体

学校全称中英文字体

武汉体育学院精神文化

  • 校训

学校校训为公勇诚毅,学思辨行。

武汉体育学院社团文化

截至2018年10月,学校共有社团65个。其中,跆拳道社团获得2015年度“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”。根据2020年3月学校官网,学校社团开展了社团文化节等学生活动。 

武汉体育学院学校领导

武汉体育学院现任领导

武汉体育学院历任领导

武汉体育学院知名校友

武汉体育学院所获荣誉

2021年9月2日,武汉体育学院竞赛与场馆中心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“2017-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称号。 

咟喥咟萪

本页地址:http://top.mhwz.cn/www/web19595.html 手机版:http://m.mhwz.cn/www/web19595.html 更新时间:2022-03-12
特别提示:
本网页并非“武汉体育学院”官网,页面内容是由【门户网址】编录于互联网,只作展示之用;如果有与“武汉体育学院”相关业务事宜,请访问其网站并获取联系方式;【门户网址】与“武汉体育学院”无任何关系,对于“武汉体育学院”网站中信息,请用户谨慎辨识其真伪。
最新网站
推荐网站
最近点入

分类目录554 个  收录网址34410 个© 2010-2030